
浏览次数:293 日期:2022-12-28 来源:本站
为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全方位夯实全省粮食安全根基,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遴选出30项可借鉴、能推广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集成推广典型案例,并印发《关于推介全省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集成推广典型案例的通知》予以推介。无需本金十分钟赚800鲁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天敌与授粉昆虫创新团队研发的“赤眼蜂防控玉米鳞翅目害虫技术”成功入选典型案例名单。
天敌与授粉昆虫创新团队重点针对黄淮海夏玉米的主要害虫—玉米螟、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研发以天敌治虫为主的绿色高效低碳防控产品及技术。为创制出适合黄淮海夏玉米绿色生产实际的天敌昆虫产品及应用技术,团队先后跑遍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的30多个县区,开展夏玉米鳞翅目害虫的天敌种质资源调查。经过多年评价、筛。诰虺龌苹春5厍闹饕攀萍纳蕴斓欣コ嬷掷唷衩酌嘌鄯、螟黄赤眼蜂,构建了其活体种质资源库,为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种源”。为满足夏玉米实际生产需求,团队研发了以麦蛾卵为中间寄主的规模化高效繁育关键技术,配套自动化设施设备,集成小卵繁育赤眼蜂工厂化周年生产工艺,建立中试生产线,实现了产业化繁育。为更好提升产品的实操性和易用性,团队研究赤眼蜂在实际应用中与作物、害虫及其它(非)生物因子互作关系,研发了基于人工或无人机等不同释放形式、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赤眼蜂防治鳞翅目害虫技术模式。近年来,团队与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各地农技推广部门密切合作,在德州、聊城、菏泽、济南、泰安、滨州、东营等10余个市县区的夏玉米主产区,先后示范推广50多万亩次,保障了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本次入选全省农业新技术集成推广典型案例,是鲁保科技创新团队与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聊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多方合作的结果,并在阳谷县多地的夏玉米主产区开展了无人机释放赤眼蜂防治鳞翅目害虫技术应用。经过近两年的试验示范调查,赤眼蜂防治株和虫口防效率均达到了63%以上,均优于化防59%的结果,起到了较好的防控效果。同时,还大幅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亩均可减少农药使用量20-30mL,有效降低玉米霉变率30-50%,对维持农田生态系统平衡、保障粮食安全、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天敌与授粉昆虫创新团队在学科带头人郑礼研究员的带领下,长期专注于天敌与授粉昆虫产业化开发与应用领域研究,面向国家农业领域重大需求,从生产源头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团队研发的相关中试产品和应用技术在全国15个省、直辖市,130余个县(区)的大田作物、设施果菜、露地果树示范应用100余万亩次,减少农药用量50%以上,减少激素用量80%以上,且授粉座果率达98%以上,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继2016年鲁保科技被评为国家天敌昆虫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后,2022年鲁保科技依托省农科院植保所参与共建农业农村部天敌昆虫重点实验室项目。重点实验室的共建有利于鲁保科技不断吸收前沿技术、吸纳专业人才,提高生物防治应用技术水平,有助于鲁保科技积极推进生物防治及授粉技术产品研发、质量攻关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鲁保科技将全力以赴,尽锐出战,在实验室平台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输送等方面献智献力,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生物防治和授粉昆虫技术创新做出更大贡献。